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星形的,根据GB 50311标准,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七个子系统:工作区子系统、配线(水平)子系统、干线(垂直)子系统、设备间子系统、进线间子系统、管理子系统、建筑群子系统。
工作区: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(TE)的区域可划分为一个工作区。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(TO)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。
配线子系统: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、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(FD)的配线电缆和光缆、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。
干线子系统: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,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(BD)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。
建筑群子系统: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,建筑群配线设备(CD)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。
设备间: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。
进线间: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,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。
管理:管理应对工作区、电信间、设备间、进线间的配线设备、缆线、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。
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综合布线设计,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及区域功能的实际需要,划分多个工作区,工作区面积需求可参照GB50311相关建议,且每一个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的数量不宜少于2个,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。当采用光纤信息插座时,光纤信息插座的数量不宜少于2芯。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活大客户使用时,光纤芯数至少应有2芯备份,按4芯水平光缆配置。
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,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传输设备。
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、数据和电视系统的传输标准要求。
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,选用的电缆、光缆、各种连接电缆、跳线,以及配线设备等所有硬件设施,均应符合ISO/IEC 11801:2010国际标准的各项规定,确保系统指标得以实施。
综合和线系统应设置汉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。人工登录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关的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,这些状态信息包括:设备和缆线的用途和使用部门、组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、传输信息速率、终端设备配置状况、占用硬件编号和色标、链路的功能和各项主要特征参数、链路的完好状况和故障记录等内容。还应登录设备位置和缆线走向内容以及建筑物名称、位置、区号、楼层号和房间号等内容。
在系统设计时,全系统所选的缆线、连接硬件、跳线、连接线等必须与选定的类别相一致。如采用屏蔽措施时,则全系统必须都按屏蔽设计,需要保持屏蔽的连续性。
铜缆双绞线等级
超5类电缆系统(Cat 5e):是在对现有的5类UTP双绞线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产生的新型电缆系统,不少性能参数,如近端串扰(NEXT)、衰减串扰比(ACR)等都有所提高,但其传输带宽仍为100MHz。目前有非屏蔽线缆和屏蔽线缆两种类型。
6类电缆系统(Cat 6):一个新级别的电缆系统,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,其带宽将扩展至250MHZ。其实这个级别的布线系统很早就已经提出,而且目前应用较广。有屏蔽和非屏蔽线缆。
6A类电缆系统(Cat 6A):在6类电缆系统之上的一种类别,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,其带宽将扩展至500MHZ,适用于万兆传输。
7类电缆系统:7类电缆系统是欧洲提出的一种电缆标准,其实现带宽为600MHZ,但是其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-45完全不兼容。由于频率的提升所以必须在外层在加以铜网编制层。只有屏蔽线缆,以对对铝箔屏蔽加外层编织层屏蔽(S/FTP)结构实现。
7A类电缆系统:7A类是更高等级的线缆,其实现带宽为1000MHZ,其对应的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-45不完全兼容,目前市面上能看到GG45(向下兼容RJ45)和Tear模块(需要TERA-RJ45的转接跳线)。由于频率的提升所以必须在外层在加以铜网编制层。只有屏蔽线缆,以对对铝箔屏蔽加外层铜网编织层屏蔽实现。为25G和40G而准备的线缆。
8类电缆系统:8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等级的传输线缆,其实现带宽在2000MHZ,分为CAT 8.1和CAT 8.2两种不同的结构等级,均能在30米范围内支持40GBASE-T,8类线缆规范还在草案制定中。
布线产品及工具
铜介质信息模块、光纤模块、面板/插座、双绞线、跳线、光缆、光纤跳线、光纤尾纤、配线架、理线架、布线工具、桌面终端产品、智能布线箱
综合布线常见术语(中英文对照)
ANSI: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
AU: Administration Unit 管理单元
AUG: Administration Unit Group 管理单元组
BAC: Building Automation & Control net建筑物自动化和控制网络
B-ISDN:Brand band 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
BMS: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智能建筑管理系统
CD: Campus Distributor 建筑群配线架
ER:Equipment Room设备间
FCC: Fire Alarm System火灾报警系统
FCS :Field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
FDDI: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缆分布式数据接口。
FDMA: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
FPD: Fire Public Device 消防设施
综合布线
FTTB :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
FTTC: 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
FTTH: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家庭
FW: fire Wall防火墙
ACR:Atte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 衰减与串扰比 .
GC: Generic Cabling 综合布线
GSM: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
HFC: Hybrid fiber coax 光纤-同轴电缆混合系统
I:Interference 串扰
IA: Intruder Alarm防盗报警
IB:Intelligent Building 智能建筑
ICMP: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信息协议
IDC: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绝缘层信移连接件
IDF: Intermediate Distribution Frame 分配线架
IDS: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System 工业布线系统
IMA: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ssociation交互式多媒体协议
IN: Information Network 信息网
IO:Information Outlet信息插座
IT :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
ITU: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
LE :Local Exchange本地交换网
MDF: Main Distribution Frame 主配线架
MIC:Medium Interface Connector 介质接口连接器
MIO :Multiuser Information Outlet 多用户信息插座
MMO: Multimedia Outlet 多媒体插座
MN-NES:MN-Network El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
MN-RMS:MN-Region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
MO :Managed Object 管理目标.
NEXT:Near End Crosstalk 近端串扰
NMS: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
O/E:Optical to Electrical convertor 光电转换器
OAM&P: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, Maintenance and Provisioning运行、管理、维护和预置
OAM: Operation,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、管理和维护
OSI: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
OTDK:Optical Time Doman Reflect meter 光时域反射线
OTDM: 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光时分复用
PA: Pow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
PABX: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 程控数字自动交换机
Paging :无线呼叫系统
PBX: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程控用户交换机
PDS: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建筑物布线系统
PSNT:Power Sun Next 综合近端串扰
PVC: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
PWS: Power system电源系统
ITU-T: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-Telecommunication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-电信标准部
SC:Subscriber Connector(Optical Fiber Connector) 用户连接器(光纤连接器)
SC-D:Duplex SC Connector 双工SC连接器
STI: Surface Transfer Impedance 表面传输阻抗
ST:Straight Tip 直通式光纤连接器
SCS: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结构化布线系统
SLC: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卫星通信
SNR: 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噪比
STB: Set -Top -Box 机顶盒
TC: Telecommunication Closet 通信插座
TP:Tunst Pair 对绞线
TP: Transition Point 转接点
TR: Token Ring令牌网
VI: Video interphone可视对讲门铃
VCS: video confer-phone system 会议电视系统
VOD: Video on demand 视频点播